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1章 猛犸的困境

沉吟许久,李教授还是摇了摇头。

只是他此刻的语气变得比先前郑重了不少,完全不像是在同一位后辈交流。

“咱们现在假设你的算法和软件没有任何问题,但用来观测聚变反应的仪器精度不足,却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,而且据我所知,EAST上已经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仪器,要怎样才能把它们的性能提升到符合你的标准呢?”

邱睿眼前一亮,心说终于说到点子上了。

“其实我在机械设备方面也有所涉猎,您可能不知道,工程院那边正在验证的固态电池产线设计,就是由我提出的。”

“能不能一口气达到预期标准我不确定,但将观测仪器的精密度改造得更高,我是有一些把握的。”

“当然,前提是弄到一套成品,不然从头开始设计,时间上我们都耗不起。”

拿现有的成绩做背书,李教授似乎被说动了,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动。

可一想到要把EAST装置上珍贵的观测仪器拆下来,还是交到一个“外行”手上改造,他又有些犹豫。

虽然最近没有实验安排,整套EAST设备都在做点检与维护,拆下来一阵子不影响后续计划,但这未免也太冒险了些。

万一弄坏了怎么办?

邱睿见状,决定再加一把火,“其实我不一定要用EAST上最新的设备,以前淘汰下来的也可以,最不济,对找到全新的改造方向也是有帮助的。”

用淘汰下来的设备吗,这个倒是风险低了很多。

不过改造技术过时的设备,真的有意义吗?

“小邱,虽然国家的意思是配合你,但希望你能理解,我们配合的前提是,你的计划要有一定的可行性,否则旧设备也不是没有价值,我们不会拿珍贵的国有资产开玩笑。”说到这,李教授顿了下,“你刚才说要改造旧设备,我并不觉得它们有那种潜力,所以我需要一个相信你能做到的理由。”

“固态电池的产线还不够?”

“不够,那只能说明你在自动化方面有所建树,对于改造观测设备来说,完全是两个领域。”

“那您知道‘CD精装机’吗?就是可以在纳米层级编织碳纳米管的设备。”

见对方眼露迷茫,邱睿赶紧打开平板电脑上的另一个文件,推了过去。

这文件里记录的是有关“CD精装机”的一些基础介绍和参数,在组织内部并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